8月9日,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草莓分會籌備工作會議在浦東新區高橋鎮人民政府會議室召開。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袁亞祥,浦東新區大團鎮供銷社主任陳建軍,上海喆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曄,協會金山區品牌瓜果聯合體秘書長李建林、副秘書長王宇洲、辦公室主任周洪艷、聯絡員陳偉清、材料供應商總監彭勇,金山區草莓種植大戶沈生榮等出席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了籌建草莓分會前期相關事宜,會上,由協會秘書處根據《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章程》及《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分支機構管理制度》,草擬了《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草莓分會管理辦法(討論稿)》,提請與會人員討論磋商。
袁亞祥秘書長在講話中說,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是草莓銷售的旺季,但是,目前上海市場草莓品種偏老,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而在陳博士帶領的團隊數年來的科研攻關與不懈努力下,草莓新品種“菠蘿莓”應運而生。為了將草莓產業發揚光大,從而為果品行業多做貢獻,一個聚攏草莓相關產業鏈企業的組織在此時機成立很有必要。
既然果品行業要發展,協會機構門類就要齊全。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已有蘋果專委會、品牌專委會、對外聯絡工作委員會、產業鏈專委會等,根據協會會長會議的精神以及協會自身發展考量,籌辦草莓分會,亦是一個積極的嘗試探索,把上海草莓做大做強,同時為協會以后成立其他分會起到標桿引導作用。
陳麗曄博士在演講中介紹了上海喆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自2013年公司成立至今,陳博士帶領團隊從西藏高原選種野生草莓,經過反復的馴化、雜交、篩選,并走遍全國17個省份進行草莓適生環境育苗試驗,8年的風霜洗禮,終于培育出喆畋白美莓(菠蘿莓)等草莓新品種,并實現了草莓四季多區域種植,保障了全年產品供應,喆畋也榮獲了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在談到上海草莓產業發展現狀,陳博士坦言,中國有著700億價值的草莓鮮果、1300億價值的草莓深加工產品市場,但是中國人卻說不出幾個草莓品牌。上海又占有著25%的草莓鮮果市場,幾乎收購了全國各地的草莓種苗,種出來的草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即使老牌地產草莓也賣不出高價值,莓農的辛苦和收益不成正比。我們希望能在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的牽頭引領下,組建草莓分會,實施草莓品牌化發展戰略,提高上海草莓產業在中國產業中的發言權,同時聯合廣大莓農,幫助他們獲得經濟效益,成為農業“綠領”,推動鄉村振興。在上周的調研活動中,袁亞祥帶領金山瓜果聯合體班子成員,專程赴青浦調研白鶴草莓基地。會議上,袁亞祥表示,協會要盡快整合郊區大的草莓種植專業戶,盡快團結一切力量,形成草莓分會強大的基礎。
此外,本次會議還初步討論了上海市果品行業協會草莓分會會長、副會長、專家顧問、相關工作人員及分會辦公地點等事宜。計劃于本周五在金山區再次召開研討會,補充討論草莓分會籌備工作相關事項。